功率放大器在周邊視場光譜光視效率的實驗研究中的應用
實驗名稱:功率放大器在周邊視場光譜光視效率的實驗研究中的應用
實驗目的(de):基于異(yi)色(se)閃爍光度法,以單(dan)色(se)LED為光源搭建了測量人眼光譜光視效率函數空間分布特性的實驗系統。
實驗設備:波形發生器,ATA-4011高壓功率放大器,精密穩流電源,探測器等。
實驗過程:
1.實驗原理:
實驗采用異(yi)色閃爍光(guang)度法 測量明視覺下的V(λ)函數值。實驗中,兩種不同波長的單色光視目標以25 Hz的頻率交替閃爍,照明同一視場范圍,其中波長和亮度均固定的為參考光,亮度可調的為某一波長的待測光,參考光和(he)待測光的(de)閃爍(shuo)頻率相同,相位相反(相位差180°)。實驗中調節待測光的亮度,當被試觀察到視目標閃爍消失或閃爍感知最小時,認為此時的參考光和待測光亮度相等。
2.實(shi)驗裝置:
本實驗創(chuang)新性地采用單(dan)色LED作為刺激光源,不僅比較容易達到目標所需的亮度值,以及光功率的精密調節,配合波形發生器和功率放大器也更能精確地實現參考光和待測光的180°相位差。
實驗系統結構示意圖
實驗環境
在黑暗的實驗環境(jing)中打(da)開背(bei)景(jing)光(guang)適應場,設置背(bei)景(jing)亮(liang)度為318.5 cd/m2,被試適應光環境10 min。 待背景光穩定后,測量背景亮度L。隨后打開2°圓形視目標,并設置參考光,待其穩定后在同一位置測量此時視目標亮度Lytr。被試將頭部固定在額托架上以確保觀察視角。然后以相反相位驅動待測光使其和參考光交替閃爍,被試調節待測光強度直至頻閃消失或閃爍最小,在同一位置測量融合視目標亮度Lyb+r+t 。每次調節前,待測光亮度都隨機地設為高于或低于參考光。450 nm、479 nm、509 nm、622 nm、656 nm五種待測光采樣波長的測量順序是隨機的。每個被試進行3組完整的實驗。
實(shi)驗結果(guo):
結(jie)果發(fa)現,20°周邊視場的V(入)曲線與2°中央視場的曲線存在不同,在形狀上更展寬,這反應了視網膜上三類不同錐體細胞的相對分布對V(λ)的影響。本文研究為后續測量整個視場上光譜光視(shi)效(xiao)率函數的(de)分(fen)布(bu)奠(dian)定了理論和(he)實驗基礎。
實(shi)驗中所用到的ATA-4011功率放大器參數指標:

本文實(shi)驗由西(xi)安(an)安(an)泰(tai)電子整理(li)發(fa)布,西(xi)安(an)安(an)泰(tai)電子科技(ji)有(you)限公司(si)(Aigtek)是國內專業從事測量儀器研發、生產和銷售的高科技企業。公司致力于功率(lv)放(fang)大器、功率信號源、功率放大模塊、計量校準產品等產品為核心的相關行業測試解決方案的研究,為用戶提供具有競爭力的測試方案,Aigtek 已經成為在業界擁有廣泛產品線,且具有相當規模的儀器設備供應商,樣機都支持免費試用。如想了解更多實驗方案,請持續關注安泰電子官網hkdyw.cn。
本實驗參(can)考至知網(wang)論文《20°周邊視場光譜光視效(xiao)率的實驗(yan)研究》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